家裡不夠舒適?注意這魔鬼細節,完美規劃居家尺寸、動線、機能

01

明明家裡已有完整的機能規劃,卻總是覺得不夠舒適?魔鬼就藏在「人體工學」細節之中!設計家 Searchome 指出,居家設計若能依據家庭成員的年齡、性別、體型量身打造出適合的生活情境,不僅能大幅提高生活舒適度和便利性,也能符合長輩、幼兒等特殊照護需求,達到安全和省力目的,實現美好居家生活。

在進行居家設計時,必須結合家庭成員的機能需求和風格期待之外,能否「住得舒適」的決定性原因,其實在於空間的「人體工學設計」。究竟什麼是人體工學空間設計?簡單而言,便是考量所有居住者的年齡、身高、體型、動作、生活習慣後,打造出最適合的空間體驗。

尤其是家有長輩、幼兒等特殊照護需求,以及將迎接新生兒的家庭,也需要思考空間的機能彈性,藉由全方位考量,確保設計上能夠滿足居家安全與便利性。

客廳如何符合人體工學?電視距離、沙發尺寸都很重要

設計家介紹公領域、私領域常見的人體工學空間設計注意事項,並傳授如何挑選家具的小秘訣。以客廳為例,挑選電視、沙發為家具的重中之重,大螢幕電視在現代居家很常見,但螢幕越大,並不代表觀看品質越好,建議先確認沙發與電視牆的距離為佳。

理想的電視觀看距離為螢幕對角線的 2.5 倍,且視角為 20 度以下最佳,而電視至少距離地面 55 至 60 公分,視覺較不易疲勞。

挑選沙發時,因每個家庭成員身高和坐臥習慣不同,沙發應試坐及測量空間後再購入為佳。建議 2 至 3 人沙發盡量選擇 150 至 200 公分寬,座深 60 至 80 公分、以及 50 公分左右高度,會較符合日常使用。

廚房設計重點為何?注意誰是主要使用者,再進行規劃

廚房設計因牽涉長時間站立,更需考量使用者的身高。在大部分家庭中,廚房空間通常會有特定使用者,因此在進行廚房的設計時,整體機能規劃、收納、配電,可以先針對特定成員的身形和使用習慣考量。

若要打造適合的廚房檯面高度,以台灣平均身高(男性 172.1 公分、女性 161.2 公分)為例,若身形符合一般身高平均,適合的檯面高度約為 85至95 公分、深度 60 至 70 公分左右、上下櫃間距則約為 70 公分左右,可依據個人需求再行增減。

圖片提供_穆豐空間設計
圖片提供_穆豐空間設計
圖片提供_允庭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_允庭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臥室設計需考量床高!注意衣櫃的換季需求

臥室設計中,除了考慮單人及雙人床的尺寸外,也建議使用介於 50 至 60 公分的床高,上下床時會更加輕鬆。此外,年紀較大的長輩房可以考慮可升降的電動床;兒童房則可採用架高的木地板結合床鋪,方便孩子們在空間中跑跳行動。

臥室內的衣櫃高度一般約為 180 至 220 公分間,深度則為 60 至 80 公分,方便收納大衣或換季棉被、枕頭使用。

衛浴設計注意防滑!家人身高落差大,可規劃雙洗手台

衛浴設計為所有家庭成員共用的空間,最需要重視方便和安全,建議採用乾濕分離,或者選用防滑的磁磚,避免滑倒增加安全。考量彎腰時適當的高度,建議洗手台高度為 85 至 95 公分。若家人身高落差較多,或者有同時出門的需求,建議採用雙洗手台規劃。

淋浴間長寬至少需在 80 公分以上,才能擁有舒適的盥洗區。若未來有新生兒,有放置浴盆、摺疊浴缸的需求,則長寬需增至需 150 公分以上,才能增加使用彈性。

雖然一般的家具和櫃體設計,皆能因應大部分的生活情境,也具備人體工學的設計考量,但設計家指出,居家空間會依據使用者不同的生活習慣、機能和收納需求,而適合不同的「人體工學」細節參數。為打造更符合個人需求的生活情境,人體工學設計仍需再進一步透過設計客製化,才能深入貼近家庭實際使用需求。

圖片提供_蟲點子創意設計
圖片提供_蟲點子創意設計
圖片提供_文儀室內裝修設計
圖片提供_文儀室內裝修設計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