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ENGINE:一次出發- 觸樂


兩年前,我曾在一場發布會上體驗過騰訊START雲遊戲。體驗過後,在場的START團隊工作人員興致勃勃地向我講起了他對於“原生雲遊戲”的暢想——雲端開發、畫質極佳、電影級特效、大量多人在線、跨平台、門檻低……那時候,這些聽起來還都是想像,更像是人們提起“未來”“創新”時經常會提起的東西,還沒有人真正期待著它成為現實,並且對我們的遊戲體驗產生實質化的影響。

今年6月27日晚上,我坐在電腦前,觀看“SPARK 2022”騰訊遊戲發布會直播。在一眾熱門遊戲、文化合作、公益事業之後,我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START ENGINE,官方定義為“原生雲遊戲技術解決方案”,具體一點說,它指的是“立足於雲端截然不同的硬件和網絡環境,探索匹配雲端環境的前沿遊戲開發技術。致力於為開發者提供超擬真模擬、超逼真渲染、雲端開發工具等一系列原生雲遊戲技術方案”。

這個定義還是看得我一知半解,更多、更具體的內容,我是通過觀看技術Demo《EVOLUTION·進化》得來的。技術Demo視頻中,兩隻恐龍在叢林中登場、對峙、戰鬥,動作絲滑流暢,背景細節豐富,相較於目前的3A遊戲也不遜色。

在“SPARK 2022”騰訊遊戲發布會上公開的原生雲遊戲技術Demo《EVOLUTION·進化》

《EVOLUTION·進化》很精彩,但它並沒有完全解答我的疑惑。在看到電腦屏幕上一隻恐龍凶狠地咬住另一隻的脖頸,再把它遠遠甩開時,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兩年前,那位START團隊工作人員提起“雲端開發、畫質極佳、電影級特效”時的場景——原來,那些並不都是想像和泛泛而談,他們的團隊真的一直在做這件事。

發布會結束後,我開始想辦法聯繫START ENGINE團隊。我不知道他們是否還記得那個兩年前曾在活動現場試玩的人,但我真的很想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做出這樣一個“原生雲遊戲技術解決方案”?更關鍵的是,“原生雲遊戲”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進化

帶著這些問題,第二天,我參與了騰訊首款原生雲遊戲技術Demo體驗交流會。也就是說,我在發布會上看到的《EVOLUTION·進化》不僅僅是一條視頻,還是一個有著具體玩法、可以實際體驗的Demo。

現場試玩《EVOLUTION·進化》Demo

在體驗交流會上,我了解到START ENGINE從4年前就已經開始著手開發。 “START的源起最早是基於對未來5G場景的預測。”一位工作人員在提到START ENGINE的發展歷程時說,“另一方面,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也在持續提升,包括雲計算、邊緣計算、編解碼等等,都發展很快,終端也有多元化的趨勢。”在這個基礎上,他們認為原生雲遊戲這條道路可行,並且一直做了下去。

現場做技術講解的工作人員面容平和,語氣沉穩,時不時低頭確認一眼PPT畫面:一張圖上佈滿了我們在遊戲開發引擎中經常看到的網格圖,搭配的說明是“最高可將原始網格細節豐富1000倍”;另一張圖上用簡單的四邊形代表樹葉,演示START ENGINE怎樣從一片樹葉做到上萬棵樹的渲染;還有看上去有些抽象的水體,即使是在3A大作裡,要讓液體像真實世界裡一樣流動也很困難,而他們正是想讓它變得容易一些……

體驗交流會現場,工作人員提到了很多次“影視級畫面”

毫無疑問,這些展示都是很“技術”的,如果我是一個遊戲開發者,我也許會輕而易舉地從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還會想拿著正在開發的作品給他們打個電話。但換個角度,即使不是開發者,這樣擺數字講事實地描述一個“面向未來”的技術方案也能輕易贏得我的好感。

也許是整個行業對劃時代的作品和理念都期待太久了,近兩年來,我們看過了許多被寄予厚望而又曇花一現的流行浪潮,又在一次次的疑惑和嗤之以鼻中繼續期待著看到真正足以打動我們的東西——它可以擁有想像力,但也必須足夠具體、直觀、腳踏實地,能讓人感受到真實可行。

在START ENGINE團隊身上,我看到了這種真實可行:他們認為下一代網絡和雲計算能支持未來的原生雲遊戲,就從基礎開始搭起一套足以支持雲端開發、運行與服務的方案,並且盡量從技術層面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做到這件事並不容易,需要很多耐心、很多信任和一點點堅持自我的任性,但至少在首款原生雲遊戲技術Demo《EVOLUTION·進化》正式發布的時候,他們邁出了第一步。

延伸閱讀  “G胖的陰謀”:漫談Steam打折史

體驗發布會上的另一個環節也印證了我的想法:一位技術人員現場演示使用START ENGINE開發工具進行角色模型製作,他使用的工具甚至不是台式機,而是一款常見的筆記本——既輕又薄,平日里往往只用來寫文檔看視頻的筆記本。

技術

後來,當我和另一位START ENGINE團隊成員聊天時,他告訴我,像體驗發布會上展示的那種直接在雲端開發遊戲的功能,涉及編輯器相關的部分目前就已經可以在START ENGINE裡實現了。 “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去完善它,從而真正節省開發者的精力。”他說,他們可以針對性地匹配開發者的需求。

這聽起來仍然很“技術”。事實上,在我們聊天的過程中,他談得最多的依然是技術問題。他會向我詳細解釋團隊做過多少“以前沒人做過的事”,比如樹木擬真方案做了多少輪不同方向的嘗試,才確定了現在這一種,而這一種也會繼續調整更新;或是他們如何在雲端採取“專卡專用”方式實現高精度渲染和交互,“相當於有專卡負責渲染,負責模擬,負責編碼……最終把畫面傳輸給玩家。”他說,“這樣一來,資源分配更合理,也相應提高了研發效率。”

“這些是你們打從一開始就決定這麼做的嗎?”我問,“如果遇到了困難,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我們一開始就想這麼做,也一直這麼做了。”他說,但因為許多事情以前沒人做過,所以無法預先敲定具體解決方案,只能一點一點探索,嘗試。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我,START ENGINE開發這4年多以來,整個團隊對於原生雲遊戲的設想一直沒有變過。伴隨著START在終端解碼、軟硬件、外設領域的提前佈局,以及達到業界領先水平的網絡優化,他們始終認為,遊戲開發、運行、運營的過程都可以在雲端完成,這將為遊戲創作釋放更多空間,未來的遊戲形態具有無限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遭遇的許多困難也是起初未曾想像過的,為此走過的彎路,做過的嘗試,都數不勝數。 “我們都抱著很宏大的理想去做這件事,”他說,“這確實需要很強的執念。當然,在解決了一些真正困難的問題之後,也會獲得巨大的成就感。”

之後他又補充:“我們的出發點還是從技術角度去考慮的,基於雲端環境,將來是有可能出現專門運算卡的,這也許會給遊戲,或者軟硬件生態帶來比較大的變化。”

START ENGINE中展示的技術也許會給未來的遊戲和軟硬件生態帶來變化

我有些驚訝於他,或者說,整個START ENGINE團隊,對於技術的堅持。在我看來,他甚至是在刻意避免去使用一些諸如“趨勢”“賽道”“革新”之類的抽象詞語,哪怕他們做的的確是面向未來游戲開發的工作。

“你想知道技術Demo里為什麼選擇恐龍題材嗎?”工作人員說,“我們確確實實還原了當前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這樣就會避免由於畫面過於逼真而引來的種種誤解。”

我追問他:“那麼技術Demo裡呈現出來的內容,到底是’播片’還是實時演算?”

“這個過程都是實時演算的。”他篤定地回答,“只是最後放到發布會上播放還是要存成視頻。但中間的過程,植物、恐龍、戰鬥,都是實時演算的。”

延伸閱讀  為什麼遊戲公司應當考慮公開員工薪酬?

動力

團隊成員還向我解釋了更多細節。比如,當我的角色行走在草叢中時,START ENGINE可以通過實時樹木動態仿真達到生物與植物的真實物理交互細節,也就是說,我踩在一片草葉和另一片草葉上的反饋很有可能完全不同。

這聽起來很有吸引力,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遊戲,它的確可以令我們身臨其境、沉浸,甚至有一天像《頭號玩家》裡的“綠洲”那樣成為一個美妙的平行世界。但這個時候,我也很難不聯想起玩家們討論3A、開放世界和“套路化”時經常提起的那些問題:行業內對纖毫畢現的畫面、無上限仿真物理交互的追求從何而來?

“更精細的畫面,更深遠的背景,更真實的互動,這些無疑可以讓遊戲變得更好,”我問,“與此同時,也能讓遊戲變得更好玩嗎?”

他想了想,說:“這樣的技術其實相當於各領域發展的源動力。”

設想一下當一隻恐龍穿過樹林,周圍的樹葉都在跟著恐龍的腳步搖晃。 “在真實世界裡,這些場景是自然產生的。但當我們沒有技術支持的時候,想讓內容創作者憑想像去做,是很難的。”他說,“只有用技術把這些東西都做到,更接近真實,內容創作者們才有可能利用我們的技術去創作更好的作品,可能是整個畫面達到更高的水準,也可能會在玩法上有新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未來這種變化的可能性是觸手可及的。尤其是對於開發能力有限的團隊來說,很多時候創意、玩法與畫面難以做到“我全都要”——遊戲也許很好玩,但畫面精度只能保持過得去的水準。一定程度上,從業界到玩家也都默許他們在遊戲性和畫面上做出的取捨。

“而START ENGINE的目標是去給開發者、內容創作者提供製作高品質遊戲的服務,或者說環境。”團隊成員說,“基於START ENGINE,開發者將有更多空間去做出玩法上好玩,畫面也很厲害的遊戲。”

START ENGINE將自身定義為“原生雲遊戲技術解決方案”

在團隊看來,讓其他開發者使用START ENGINE的技術,共同探索未來的遊戲新形態應該怎樣做,這一點本身就很值得期待。在這個時候,他似乎又從一個在技術上執著而認真的開發者,變成了一個對未來有所期待的玩家——期待更好的遊戲,也期待團隊的技術解決方案能夠為更好的遊戲提供助力。

未來

聊到最後,我又想起了最初想問的那兩個問題:開發團隊為什麼要做出這樣一款“原生雲遊戲技術解決方案”? “原生雲遊戲”又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儘管團隊成員談到的大多是技術,但我仍能從那些具體的數字、畫面和運算中看到一些更深沉的圖景——START ENGINE展現出的內容更像是開發團隊在“基礎建設”層面的一次探索,正如修好了道路,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通過道路走向各種各樣的目的地一樣。他們更像是那些修築道路的人。他們當然關心START ENGINE和原生雲遊戲會給開發者、玩家乃至遊戲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但那也要建立在更多人用START ENGINE開發出越來越多好玩遊戲的基礎上。

延伸閱讀  “索尼克之父”:從明星製作人到兩度被捕

正如開發團隊在體驗發布會上介紹的那樣,START ENGINE是“一次開始”,一個出發點,像這樣的技術探索並不是能用計劃、期限、商業價值去預先規範的東西。或者說,它已經開始了,並且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它真正地為開發者、玩家和遊戲行業帶來改變,就像所有我們身邊潛移默化又最終改變了世界的技術一樣。

我的思緒又回到了兩年前的那個下午。我放下手柄,站在電視前,聽工作人員興致勃勃地講起他對於“原生雲遊戲”的暢想——雲端開發、畫質極佳、電影級特效、大量多人在線、跨平台、門檻低……

“它們正在一點一點地實現,並且一點一點地改變未來。”我想對那時的我、那位工作人員,以及所有人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