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佐特”(Zot the Avenger)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電視屏幕上,這個12歲男孩反戴著棒球帽,身穿一件寬鬆T卹,看上去叛逆又略顯笨拙。在這檔叫做《Video Games and More》的電視節目中,他正在談論自己喜歡的格鬥遊戲——遊戲畫面出現在他身後的屏幕上,人們甚至能看到一個對準CRT電視機的攝像頭泛起的模糊光點。當節目主持人佐特——他的真名叫做J·J·斯泰爾斯(JJ Styles)——選擇巴洛克開始玩《街頭霸王2》時,還用一部笨重的米黃色有線電話接聽了場外觀眾的來電。
這不是一次復古Twitch主播秀,也不是介紹老式硬件的網絡節目。事實上,上世紀90年代初,這檔節目真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圖森大眾電視台播出過,節目形式相似,但比Twitch早了將近20年。

“你可以演示一下《真人快打》的秘籍嗎?”一個男孩在電話那頭興奮地問。佐特不介意使用任何遊戲作弊碼,於是他暫時放下手柄,身體靠在座椅上說:“導播的伙計們,請播放CG。”很快,屏幕上就出現了《真人快打》超級任天堂版本的流血作弊碼。 1993年,這款遊戲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爭議,被一些人指責過於血腥暴力。不過,在網絡和搜索引擎出現之前,佐特樂於為孩子們提供他們想要的任何信息。
“我真心喜歡人們給我取的這個綽號——’初代主播’(The Original Streamer)。”斯泰爾斯回憶說。他對賽博朋克精神充滿熱情,相信科技能推動世界變得更公平,並且認可記錄歷史的重要性。目前,斯泰爾斯正在與互聯網檔案館合作,打算將他的系列節目永久保存在互聯網上。
■ 主播少年初上路
《Video Games and More》這檔電視節目誕生於1993年,那時互聯網還遠未普及,很多人甚至沒有網絡的概念。 “節目的主要目的是告訴大家:’嘿,我一直在玩電子遊戲,這很酷。’我認為其他人或許也會愛上游戲,只不過沒有聽說過它,所以我想讓更多人了解遊戲的有趣之處。”斯泰爾斯說。
斯泰爾斯的母親曾與一家兒童收養機構合作,通過社區電視台幫助那裡的孩子尋找親生父母。與如今的網絡群組或論壇子版塊類似,公共電視節目能夠讓收養機構得到更多曝光,更為公眾所知。因為這次合作,斯泰爾斯的母親帶他前往電視台工作室,作為新技術的狂熱擁護者,他在那裡學習到了怎樣給舞台打光、操作攝像機,以及如何使用編輯設備。

“我記得第一堂攝像課結束後,當天我就連續參加了4檔電視節目的錄製。”斯泰爾斯回憶說,“10歲那年,我在這方面很有天分……所以,我開始跟一些同齡人合作,錄製過《禁區》(The Forbidden Zone)和《Spanked》等節目,大部分都是X世代人群喜歡的東西。”
在大約一年的時間裡,斯泰爾斯經常參與其他人主持的電視節目。直到1992年,斯泰爾斯愛上了喜劇電影《反斗智多星》,於是突發奇想,如果將《反斗智多星》風格的脫口秀節目與自己喜歡的遊戲結合起來,會有怎樣的效果?這是《Video Games and More》誕生的契機。
《Video Games and More》的前兩期節目是在電視台對街的一家咖啡館裡錄製的,那裡有個現成的網絡攝像頭。如今,斯泰爾斯將它們形容為37集系列節目的前傳。 “我記得時間大概是1993年底,當時布法羅比爾隊和達拉斯牛仔隊會師超級碗。”斯泰爾斯沉思片刻後說。他指的是美國橄欖球聯盟(NFL)第27屆冠軍總決賽的比賽日,不過事實上,那場比賽是在1993年1月31日進行的。
“我們開始在工作室錄製節目時,開始玩的遊戲是世嘉Genesis主機上的《NHLPA Hockey ’93》和《真人快打》,我全程噴垃圾話。”在節目中,斯泰爾斯還邀請了好友賈森·金曼當搭檔。 “我參與過他的節目錄製,擔任過導演。有一天我告訴他,你得成為這檔新節目的聯合主持人,因為我不想演獨角戲。”斯泰爾斯回憶說,“我是個12歲的孩子,壓力真的相當大。”

■ 推陳出新
斯泰爾斯非常了解節目的核心受眾,那就是與他年齡相仿的孩子。斯泰爾斯透露,當時在本地電視台,他的每期節目能吸引大約50人觀看。某期節目中,斯泰爾斯告訴一名來電觀眾,他覺得Game Boy是一款很爛的掌機,原因是如果沒有帶電池的外設燈,就無法在黑暗中玩遊戲。 “這令人失望,因為孩子們根本沒錢,怎麼可能隨時都有電池?”
斯泰爾斯還會想方設法節省節目的製作成本。例如,他想出了一種辦法,可以把普通家用錄像帶(VHS)製作成超級錄像帶(S-VHS)——超級錄像帶比普通錄像帶略貴,但擁有更高的分辨率,斯泰爾斯甚至申請圖森大眾電視台為他提供免費的超級錄像帶。
為了製作每期節目,斯泰爾斯會先用錄像帶錄製自己玩遊戲的視頻,然後在電視台的編輯室裡做剪輯。斯泰爾斯對“復仇者佐特”的徽標感到特別自豪,那是他在一台Amiga 2000電腦上,使用Deluxe Paint軟件製作的。 “我在三維的編輯界面裡創作,還添加了3D翻轉效果。我為我在電視台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自豪,因為我完全是自己獨立製作節目,除了僅有的團隊成員之外,從不依賴於其他人……我有點控制欲,會告訴每個人在節目播出時做什麼。”

在母親的鼓勵下,斯泰爾斯使用拍攝麥當勞廣告所獲得的部分酬金買了一台Apple II電腦,擁有那個年代大多數孩子都沒有的設備。 “我是AZ Starnet撥號網絡的早期使用者之一,可以無限制地訪問互聯網,這在當時可是件大事。”斯泰爾斯通過電腦雜誌自學HTML語言,然後製作了自己的第一個網站,同時開始廣泛收集遊戲作弊碼和通關攻略。當時,其他孩子要想找遊戲攻略就只能從雜誌上翻,或者看他的電視節目。
在斯泰爾斯的節目中,觀眾也能感受到他對新技術的激情。斯泰爾斯訂閱了一大堆雜誌,比如《遊戲玩家》(Game Players)、《電子遊戲月刊》(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任天堂Power》和《世嘉Visions》。 “我滿腦子裡都是電子遊戲,還有各種新潮技術的新聞。”斯泰爾斯非常清楚他想要什麼——世嘉CD、世嘉32X,以及傳說中的世嘉Genesis VR頭顯。有時候,除了分享自己喜歡的遊戲或通關視頻之外,斯泰爾斯還會聊聊硬件新聞。
“對孩子們來說,電子遊戲往往可望而不可及,因為硬件太貴了。如果你想讓父母送你一份生日禮物,就要提前想好自己要什麼。我會盡量提供這些信息,因為我知道這有多麼重要。”

隨著節目影響力不斷擴大,斯泰爾斯開始承擔更大的責任。雖然聯邦通信委員會並沒有對有線電視的“下流、褻瀆的言論”採取太多措施,但對電視台該播出哪些內容仍有規定。
上世紀90年代,《真人快打》等作品推動電子遊戲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卻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雖然那會兒我年紀還小,但我仍然是一位製作人,需要對節目裡出現的所有內容負責。”據斯泰爾斯透露,另一位當地製作人盧·佩菲迪奧曾因在直播時飲酒和做出下流動作而被電視台強行停播。 “我想我從來沒有惹過麻煩,沒有任何人指責我用邪惡的電子遊戲片段腐蝕了他們的孩子……在內心深處,我有時也會害怕,但我盡量擺脫恐懼情緒,因為那太掃興了。”
■ 科技改變世界
1997年,《Video Games and More》節目停播。斯泰爾斯不得不專注於學業——他在大學主修計算機編程,並且開始在音樂領域投入更多精力。他喜歡玩貝斯,後來成了一位音樂製作人。 “節目停播對我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需要任何儀式。”
如今,斯泰爾斯仍然經常和當年的節目導演馬克見面,一起玩彈球遊戲,但他忙於創作音樂、視頻和藝術作品,並不太關注直播文化。 “很多時候我只能聽廣播,比如本地的無線廣播。我裝了一個Twitch客戶端,但時間有限,只能主播播什麼看什麼。”

斯泰爾斯始終相信,科技的力量可以改變世界。 “分享太重要了,在許多方面,直播已經完全取代了電視和廣播。當然它並不是隨叫隨到,你只能在直播進行時觀看。”
斯泰爾斯真誠地認為,直播能夠促進交流,通過傳播體育精神來促進世界和平。 “遊戲裡總是有贏家和輸家,失敗的感覺確實很糟糕……不過如果有人聽我的音樂,就會意識到我屬於天生輸家。這沒什麼,我能接受做一個天生的失敗者。”
從某種意義上講,《Video Games and More》不僅僅是一檔電視節目,還是現代遊戲直播的鼻祖。斯泰爾斯說:“技術讓我們團結在一起。那裡沒有富人和窮人,為了分享我們想要表達的信息,我們都使用平時根本不可能接觸到的、非常昂貴的設備……簡直就像賽博朋克那般。”
“在那段時間裡,我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斯泰爾斯說,“你給一個孩子的權力越大,他就會變得越負責,直播就是力量。”
本文編譯自:pcgamer.com
原文標題:《Meet the original streamer, who ran his own public access gaming show in 1993》
原作者:Alexis Ong
* 本文係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