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ress》社群與等待復甦的城市


“啊?你是真人嗎?”

當Pony第一次在《Ingress》的Comm(遊戲通訊界面)裡收到消息,她還以為自己被AI搭上話了。

2015年左右,Pony剛從國外留學回到北京。考慮到她人生地不熟,也不認識多少朋友,有人給她推薦了《Ingress》,想讓她以遊戲的名義多出門逛逛,不要每天宅在家裡。

《Ingress》於2012年上線,是《Pokémon GO》開發商Niantic的早期作品。玩家們分成互相對抗的藍綠兩軍,圍繞著通常在標誌性建築物附近建立的“Portal”進行爭奪。《Ingress》《Pokémon GO》一樣,也是增強現實遊戲,從設計伊始就特別重視真人玩家在線下的活動——不管是與人還是與城市地理的互動。當時,沒有人能料到世界會長時間陷入隔離與停滯的狀況。

《Ingress》在2018年大幅度升級了一次,整體效果看起來更加科幻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Pony都是個把《Ingress》當“壓馬路”遊戲的獨狼玩家。借助不穩定的網絡,她一頭霧水地跟著衛星地圖的指示走來走去。走到一個看起來能打的Portal附近就打一打,磕磕絆絆地升到了5級。

Pony當時不知道這個遊戲裡還有真人,以為打來打去都只是人機對戰罷了。沒想到,有一天當她在望京附近拿著手機轉悠,遊戲內的Comm頁面突然彈出一提示:“你是萌新嗎?”

“這遊戲裡的AI也太智能了!”Pony一頭霧水,打字回復道:“你是真人嗎?”

“對,我在某某大樓這邊工作,我看你就在樓下,可以把你加到群裡……”對方很快新訊息。

現在回想起來,Pony還是覺得當時自己的反應有點蠢“然後他就把微信號給我了,也沒要我的,比較友好。”

加了微信之後,Pony被拉進一個玩家群。她立刻驚呆了,群裡竟然有70多個人。 “都是真人?”她覺得難以置信,一個一個點開那些看起來像生活照的頭像看。與此同時,群裡的老玩家們也炸鍋了,心情非常激動。 “才5級?也太新了……”大家紛紛開始計劃怎麼接濟物資匱乏的新手,很快就安排了Pony在Ingress生涯中的第一次線下“起8”。

所謂’起8’,就是一群人圍著一個Portal進行一些交互,把它升到8級,從而獲取8級裝備。在《Ingress》中,8級也是新人賬號成長的分水嶺,意味著他們的戰力成型,今後玩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一個人是絕對沒辦法把Portal堆到最高級的,必須大家一起。”Pony說。當天,她一到地方,就發現自己被二三十個人團團圍住,場面熱烈。隨即有人開始給她扔各種道具和裝備,賬戶中原本空置的七八百個倉位很快被塞得滿滿噹噹。之後,老玩家們也時不時帶著她參加各種線下活動,有些是對抗,有些是藍綠兩方重複建設和拆除Portal,還有些是兩個陣營一起去一座城市探索新區域。 “稀里糊塗地就被大佬們帶著玩上來。”

Pony參與過不少線下“起8”活動,其中有一次是幫因為手機性能問題遭誤封的玩家迅速建設新號,參與的成員們都非常給力(圖片來源:“Ingress北京”公眾號)

在一些城市,《Ingress》玩家的稀缺性也成為他們建立聯繫的理由。曾經有玩家在去山東某地的時候,突然在Comm中收到一條消息:“你是玩家?我請你吃飯。”問了才知道,原來是那位玩家在當地當了太久“孤狼”,好不容易碰見同類,難掩激動心情。

類似的活動在疫情之前很常見。 “大家歡迎新人都是這樣,少則加微信,重則請吃飯”同樣在2015年入坑的玩家Xana開玩笑說,“吃是玩家們線下聚會的核心活動你不知道有多少活動和作戰計劃是在飯桌上一拍腦袋聊出來的。 ”人手夠不夠?每個人手上有哪些資源?聊著聊著,計劃的雛形就出現了。

玩法使然,《Ingress》的社群一直特別重視線下活動,迎新帶人的優良傳統也一直未曾斷絕,但在持續3年的疫情和遊戲本身10年的歷史面前,不僅拉新困難,如此熱烈的歡迎已經越來越少了。很多玩法、活動也與原來不同。


難以復制的傳奇回憶

Ashley是相對入坑較晚的玩家。她之前是浙江大學的學生。去年10月,在同實驗室學姐的帶領下,她下載了《Ingress》,並且很快結識了當地一位“大佬”,開始快樂地刷經驗和刷黑牌(某些成就最高級的勳章)。

因為本身是個對成就和數值特別感興趣人,Ashley刷起經驗來動力很足,在一年時間裡已經滿級了一個賬號,並且從藍軍“轉生”到了綠軍,從零開始繼續刷級。她覺得平時的社群氛圍還挺友好的。玩家會定期組織幫新人刷“黑牌”的活動,被稱為“First Saturday”的定期刷經驗活動也沒有斷過。 “刷黑牌的時候,有車的大佬會帶著我們到處轉,做各種任務。畢竟這遊戲得在線下跑路嘛”Ashley說。如果機緣巧合,在大學校園裡捕捉到新人,一聯絡上就立刻抓出去喝酒,順便查一查遊戲上的戶口,看看對面的等級狀況是怎麼回事。

延伸閱讀  綾小路清隆收服輕井澤惠,兩人建立合作關係

雖然現在的遊戲體驗也不壞,但過去玩家的盛況依然很令人嚮往。 “我聽說,以前有人玩過那種‘空倉起8’的活動。他們會拉一群人,什麼都不帶地去Hack一個白Po(無人佔領的Portal),直到把它推到8級。”這種活動在Ingress玩家中不是很常見。它不僅需要的人手多,還特別“看臉”。如果Hack過程中不出必要道具,很可能拖很長時間,途中還可能會被對立陣營的人騷擾。但有些玩家很享受這種玩法,刺激又熱鬧。

Ashley至今沒機會體會到這種活動:“人太少了!每次都只有一兩個人在那裡互刷……”再加上疫情原因,浙江大學不對外開放。即使搞活動外面的人也進不來。她數了數,把浙江大學所有校區裡的玩家都算上,可能一共也只有十幾個人,會經常打開遊戲的人就更少了。

疫情期間,只有校園裡面的玩家能夠比較經常地聚集起來

另外一種在新人眼中已經成為江湖傳說的玩法,是圍繞“Guardian”這個黑牌成就的爭奪。這件事,觸樂曾經在2018年的一篇文章裡提過。簡單來說,這個成就要求玩家持續佔領某個Portal達150天。追逐這項成就的人會不遺餘力地在各種荒郊野嶺安插自己的“成就Po”,意圖阻撓的人也會不計成本地前去摧毀之。

一位不願透露ID的老玩家曾經是這類玩法的愛好者。 “你是不知道,當時我們真的會開著車繞山頭,就為了把人家藏在山里的’成就Po’找出來。”曾經有一次,為了摧毀某個人的成就Po,他還和幾個人凌晨四五點跑到某個封閉園區的門口集合。至於為什麼號召幾個人一起,是因為那個Portal的位置有點遠,只能拿炸彈去炸,讓爆炸的餘波勉強掃到一點。單次爆炸威力不足,自然丟炸彈的人越多效率越高,讓玩家沒有給Portal充電的時間。

他自己也覺得,這種玩法雖然是一些人的樂趣所在,但的確有點噁心其他玩家,所以不太好公開說。 “不過PvP玩的不就是這個嗎?你想,有個人每天上線就是為了給自己的成就Po充電,充到100多天了,突然一覺醒來,Portal變白了……自己Guardian成就的數字不再跳動了,心臟也不想跳了,這遊戲直接就刪除了……”

玩家社群內因此出現種種矛盾,甚至有人作弊(比如篡改GPS定位以達到“號到人未到”的目的),所以,Niantic官方在2018年取消了對這項成就的計數,只在個人資料頁面保留成就牌的展示。過去的種種腥風血雨就此劃上了句號。用Xana的話說,是“官方出手斬斷了悲傷的循環”。

也許會有玩家為取消成就牌感到遺憾,但Ashley不屬於這類。 “我本身是對抗情緒很弱的人,就喜歡刷經驗、追求數據和成就,不喜歡和人互相打。”她說,“因為我滿級轉生之後換了陣營,還有玩家不高興,我不是很能理解這種心理……”

延伸閱讀  《轉生王女》中的艾妮絲菲亞這麼可愛,她的聲優還配音過哪些角色呢?

作為新玩家可能錯過的體驗,還有線下的大型活動。疫情之前,這些活動往往是《Ingress》遊戲社群的重頭戲,通常在全球範圍內挑選幾個城市舉行。不少玩家都會不遠萬里乘坐火車飛機到活動城市,在幾個小時的時間內參與藍綠兩軍的大規模對抗。

2017年,Xana曾經跑去澳門和一群玩家一起打過官方的Anomaly活動。他從廣州掐著時間過去,恰逢超強颱風“天鴿”過境。在他的回憶裡,“當時澳門街上,也不能說斷壁殘垣吧,但到處是折斷的樹,也有很多污水垃圾之類的,條件比較惡劣”但是這沒怎麼影響到大家參與活動的熱情。而且,當地藍軍的力量非常強,Xana作為綠軍成員,也就是“過去感受一下氣氛”。在另一位北京玩家的指揮下,他們守著一小塊地方的Portal打了很久,很累也很開心。

“最主要的是,你在線下真的能認識很多朋友。”Xana說。也許是因為玩法和獲取渠道都存在一定門檻,《Ingress》社群的極客氛圍很濃。 “裡面真的有很多程序員大佬,我之前完全沒想過能認識的,都在玩家社群裡結識了。”

澳門線下活動中,捧著手機的Agent滿大街都是,男女老少皆有

在疫情之前,藉著活動的機會出去玩也是常事。 2019年10月,北京藍軍玩家Taburis在國慶節後錯峰請了個長假,專程去馬來西亞參加線下活動。活動時間只佔兩天,剩下的一周,他順便和之前在深圳認識的玩家去潛了個水。那可能是疫情到來前最後一個說走說走的假期。

“現在我們在杭州的Anomaly活動,能湊出來幾個人就不錯了。”Ashley對那些已經只存在於戰報和舊聞中的活動多少感到有些羨慕。這些活動在全球範圍內暫停了兩年多,一些也被改到了線上。和之前讓玩家們聚集到指定位置進行攻防的規則不同,現在他們只需要在特定區域完成指定任務,最後用計分的方式定勝負。

一些遊戲功能也為了減少聚集作出了改變。比如,原來攻占一個Portal大概需要5分鐘,現在只需要3分鐘或更短,這樣玩家們就不需要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太長時間。

官方還推出了“無人機”功能。玩家可以在遊戲中把無人機發送出去放在特定地點,也可以讓它每一個小時移動一段距離,從而觸及更遠的地方,摸到玩家原本摸不到的Portal。這個功能很受Ashley歡迎。她前不久剛到美國讀書,尚且沒有和本地的Ingress社區建立聯繫而她留在杭州的無人機還能兢兢業業地幫助她上附近的Portal。

隨著疫情的好轉,臨時更改的玩法從今年9月起陸續改回去了一些。種種因素加起來,疫情后的社群氛圍總體來說更加平和。 “總之,給人的感覺確實越來越佛,很少再有原來打得那麼激烈的時候。”Xana說。


城市與生活的另一面

直到現在,Pony仍然是《Ingress》活躍玩家,還因為某次追著敵軍打的戰績被社群授予稱號“噩夢級菊巨”,目前正在刷連續登錄天數的黑牌,每天都會打一打。她還在社群裡結識了老公Allen。兩人曾經是長期駐紮在望京的綠軍搭檔,不過Pony在賬號滿級後轉成了藍軍。

Allen在2013年左右就已經入坑,是最早的一批程序員玩家之一,手握珍貴的遊戲第二週年的紀念牌。這對夫妻日常生活中還會因為遊戲產生許多有趣的對話。

“比如我對海淀那邊的路不是很熟悉,但Allen就還挺熟的。有時候他跟我講一個地方講不清楚,就乾脆說’是仰望星空那個Portal再往東一點’我立刻就懂了。 ”Pony說,“遊戲就像另一套語言系統,他用這套給我解釋不來就換一套。 ”

這也是《Ingress》最大的特性之一——它像是在另一個空間對已有的城市地理進行重新展示和詮釋。大部分用作Portal地標都由玩家自行申請,久而久之就能看出一些零散的規律。北京的很多地標都是石獅子,還有一些特色建築和裝飾。在日本,據說很多Portal都是神龕,從中可以窺見一些地方性的文化特色來。為了申請新Portal,Allen和Pony曾經和幾個玩家一起駕車去河北的幾個尋訪,為的是找那種非熱門旅遊景點的古建築。國內還有特別多人喜歡用小區的健身器材當作Portal。如果有心的話,甚至能通過Portal看出來隔壁哪個小區又建了新的步道。

在玩家們的尋訪下,這根位於河北省定興縣、有1400餘年曆史的石柱成了《Ingress世界》的一部分(圖片來源:“Ingress北京”公眾號)

另外,玩家還可以自行申請設置特定任務,讓人們按照規定的路線在把某幾個特定地點都跑一遍。有時候,當一個玩家初來乍到,這會變成一種變相的觀光旅遊。許多玩家每到一個新城市,都要問問附近有沒有值得做的任務。 Xana曾經跟著京都的一個任務順便把當地有歷史淵源的街道都逛了一遍。在北京,798藝術區附近就存在類似的任務,初來乍到的人完全可以跟著這些任務遊玩藝術區。高校任務也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許多人能藉此機會遊覽大學校園。

然而,疫情后,一些大學和小區的管理方式多少還是帶來了不便。 Ashley講述了一個悲傷的故事。有人在上海的某所高校做校徽任務,需要在校內的不同地點之間跑一圈。因為地點比較多,他做了一半就暫時擱置,沒想到撞上了封校。結果,這個任務就一直懸而未決。為了不中斷進度,他也沒辦法轉而去參加其他的活動。這個任務就和許多人一樣,一直處在“靜止”之中。

延伸閱讀  因禍得福?男主被小姐姐欺騙,卻也因此成為了班級偶像的“戀人”

基於同樣的原因,一些社群自發舉辦的、有一定規模的本地活動也很久未成氣候。這類活動曾經是《Ingress》社群豪情壯志的直接體現。比如北京一度非常壯觀的用Link組成的“針包”,和一些用Control Field大範圍覆蓋城市的活動。這類活動規模浩大,往往需要指揮幾十上百號人前往城市的各個角落,將現有的Link清理乾淨之後再重新覆蓋上新的,還要防範敵對陣營的人過來爭奪。背後需要的策劃執行能力不可小覷。

“現在你指揮人去這裡去那裡,人家可能就彈窗或者紅碼了,就很麻煩。做針包更是不可能,因為很多小區都不讓進了。”Allen說。

2017年4月,北京完成的第三次針包行動“世紀佳緣”是Allen印像中最後一次大型針包活動,據不完全統計,14點至15點被敵方兩次攻擊期間,總計射入3001條Link,刷新了中國大陸針包數量的紀錄(圖片來源:“Ingress北京”公眾號)

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人與城市、人與人所建立的聯繫,可能依然是《Ingress》這款遊戲中最具魅力的部分。

“通過《Ingress》結交的人本身不帶有任何功利性,就是單純的’臭味相投’,完全因為共同的愛好走在一起……這種朋友就感覺比較鐵。 ”Taburis覺得,“大家一起玩,一起吃飯,不在意你的身份和過往,感覺很平等。 ”

“我們現在經常來往的人當中,有很多都是通過遊戲認識的。因為有很多朋友,所以你不容易輕易退遊。即使有些人不玩了,線下的關係也還在。”Allen說。

小範圍,居住地接近的人之間依然時不時會有活動,有時候是約飯,有時候是日常互刷。在北京,藍軍和綠軍都有自己的公眾號,上面偶爾發布戰報和新任務之類的資訊。今年3月,在令人悲傷的空難事件之後,有幾個人自發地在798進行了小範圍的Field Art活動,用Link和Control Field在衛星地圖上畫出了一個“為MU5735默哀”的圖案。

他們這麼做並非為了什麼遊戲內外的實際好處,會在衛星地圖上看到並關注兩軍戰報的人並不多,基本都是同城玩家。 Allen解釋說,這些活動的魅力也許就在於“一撮人共同行動、共同創造出某個看起來了不得的東西”。即使是區域性的、十幾人規模的活動,也能多少彰顯《Ingress》在遊戲之外的意義。

3月27日,一些北京玩家在798藝術區進行的繪圖活動(圖片來源:“Ingress北京”公眾號)


回到從前的曙光

已經上線10年的《Ingress》以後會怎麼樣,目前沒有玩家說得清。哪怕10週年紀念即將到來,官方也沒有什麼搞大動作的跡象,多少顯得有些平淡。

Pony感覺遊戲的系統在更新之後,課金點越來越多。她還沒有為此而煩惱,但有點擔心Niantic是不是快沒錢了。 “畢竟玩家之前參加活動,花錢的大頭是路費和酒店,都不是花給遊戲公司的,這在社群裡已經是個梗了。現在是怕他們真沒錢掙。”她說,“但轉念一想,《Pokémon GO》應該挺掙錢吧?希望他們能讓《Ingress》再活幾年。反正金是要課的,花錢讓我快樂。”

讓大家多少有些盼頭的是,一度被取消的各種線下活動有望復蘇。有消息透露,一些大型的官方線下活動可能會從12月開始恢復舉辦。國內暫時沒有指望,但這對全球社群來說依然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一些因為疫情調整的玩法也會逐漸恢復到原來的狀況。

和触樂聊天的時候,Taburis正好下班路過一個無人佔領的Portal,他停下來打了一打。他曾經因為200多天的簽到中斷,心灰意冷地AFK了一段時間。又把遊戲撿起來,是因為換了工作之後,他發現平時坐在辦公室裡也能摸到一個Portal,這下可以享受有“工Po”隨時刷的感覺。 “一個人玩一個遊戲玩了七八年,其實已經不是為了遊戲裡的樂趣,而是說明這個遊戲已經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不管怎麼說,10年來,《Ingress》依然是《Ingress》。在目前的城市環境中,它使得人們得以與城市的“另一個位面”維持聯繫,並且在這個位面彼此支持也彼此交鋒。人們通過這種方式建立的聯繫,大概是很難打破的吧。

(應受訪者要求,Pony、Ashley、Allen、Xana和Taburis均為化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