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夜晚將會永久留在中國乃至世界電子競技的歷史上。
2月13日,李培楠在本年度英特爾極限大師賽(IEM)卡托維茲站《星際爭霸2》項目總決賽上戰胜韓國選手Maru,奪得冠軍。這是中國電競選手在《星際爭霸2》電競項目上奪得的首個世界冠軍。選手、主持人、網線另一端的中國解說同時泣不成聲,這對他們有著不同的意義。
對主持人Smix來說,這是一個完美的下克上的故事,世界排名第21位的屠龍少年擊敗了史上最偉大的選手之一。
對冠軍李培楠而言,這個冠軍讓一切圍繞在他身邊的痛苦、壓力和懷疑全部煙消雲散,這也許是他夢想中的解決方式,在經歷了數次8強折戟後,他在終極舞台上證明了自己。

至於解說鳥哥,還有因為版權問題沒能直播解說的黃旭東和孫一峰們,這是他們一場超過20年等待的終結,中國選手在最高舞台上堂堂正正地擊敗韓國選手,這是春天的童話。
但在燈光閃耀的舞台之下,我們也需要知道,這並不是一匹孤狼的勝利。面臨絕境的除了李培楠,還有和他一樣的選手,還有無數陪著“星際爭霸”走到今天的人們。
■ “何日能抗韓”
想像一下,如果你出生在2000年的中國,你有多大的可能性當一名《星際爭霸2》職業選手?中國職業“星際”的衰微很容易理解,RTS遊戲的操作難度相較其他熱門的電競項目更高,這使得其玩家數量和選手數量都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選手得到的曝光度相對較低,錢掙得也少。按照黃旭東的話說,“掙得還不如《英雄聯盟》代練多”。
2016年,韓國“星際”聯賽SPL解體。這場震動世界“星際”圈的解散有一些歷史原因,假賽問題困擾著整個韓國“星際”圈,但關注《星際爭霸2》的朋友都知道,這個遊戲已經在下坡路上走了很遠。
在我們這邊,《星際爭霸2》的市場主要靠代理商網易頂著,再有,就是像“星際老男孩”這樣繼續堅持著的主播們。你很難相信某個主播會對遊戲運營帶來多大影響,但在這個本就冷清的科普魯星區,一幫老男孩的確在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維持著一個共同的夢。

首先是讓中國的“星際”繼續下去,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抗韓。
如果你有一位關注“星際”的朋友,他也許會告訴你:“中國’星際’的歷史就是一部抗韓史。”這話沒說錯,當然,跟對另一個國家的民族情感關係不大,“抗韓”的最大理由,就是韓國選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統治了這個項目。
也許更多人了解韓國人的《英雄聯盟》實力,但強大的實際來源是他們對初代《星際爭霸》的重視。韓國為此建立了先進的電競職業體系,組建戰隊,培養年輕選手,做高強度訓練,幾乎工業化。大量的練習讓韓國的年輕選手變得無比強大,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即便是韓國戰隊裡上不了場的替補練習生,也能在海外比賽中大殺四方。
對擊敗強者的渴望籠罩在整整一代中國《星際爭霸》選手身上。我們在WCG和各種地方取得名次,對歐美選手也一直保持優勢地位,但抗韓始終是繞不過去的問題。我們很少能擊敗一流的韓國選手,2007年WCG上8進4時,中國選手PJ以2比1擊敗韓國頂級虫族IPXZerg,是中國“星際”抗韓路上少有的高光。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只能看著Flash、Jaedong、Bisu和Stork們拿到一個又一個的冠軍。
事情到了《星際爭霸2》依舊如此。 《英雄聯盟》和《刀塔》的崛起同時分流了中國和韓國的年輕選手,讓同一代“星際”人的恩怨延續到了下一個10年。今天,如果你不斷地回望過去,會發現中國《星際爭霸2》的選手一直是這麼些人。最初是以F91、MacSed、XiGua、ToodMing為代表的初代《星際爭霸》老兵,接著是Jim、IA、Cyan、Jieshi這樣的中生代選手,最後是TIME(李培楠)和Coffee這種新生代。

其中,李培楠是最受人矚目的一個。
你能感受到中國“星際”圈對他的期待——一個14歲的孩子,突然打上韓服宗師,然後用別人的號在比賽里戰勝了當時的國內職業選手Cloudy。李培楠是個天才少年,但我們並不缺天才少年,F91當年也是天才少年,Jim直到退役都是天才少年——很多人忘了他出生於1995年。
李培楠的成功,建立在偶然和必然上。他在一個對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在《星際爭霸2》風雨飄搖時打出了成績,成為了中國“星際”的最後希望。但即使他沒有遇到“星際”,我想,某一個時間線上的李培楠,依靠著他每天練習超過12小時的意志,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
至少在我們生活的時間線上,2016年,韓國“星際”聯賽因為假賽醜聞崩潰解體,很多韓國選手失去了方向,他們入伍、退役、轉行,或者去海外淘金。 “星際老男孩”黃旭東和孫一峰順勢推出了“中國’星際’3年計劃”,內容包括在國內辦比賽、資助國內選手出國參賽、組織訓練營提高選手水平,聘請韓國外援,試圖從韓國選手那裡學到東西,縮小雙方選手差距。
在那段日子,中國“星際”粉絲最常看的比賽也許並不是韓國的GSL或世界範圍內的諸多WCS分站賽,而是“天下第一武道會”“功夫杯”這種聽起來有點諧的比賽。這些都由“星際老男孩”們自費舉辦,獎金幾百美元不等,“天下第一武道會”大約每週一次,每次請一位韓國二線或三線選手來,目的就是讓國手有更多機會面對強敵。在這個階段,李培楠逐漸從一個業餘“小強”成長為最有競爭力的中國半職業選手之一。

2017年中段,幾名年輕的中國“星際”選手被查實參與假賽或代打,李培楠並不在其中。也許是在這個時候,也許是在之前,所有人都開始明白,這個孩子是中國“星際”的最後堡壘。如果他打出成績,也許還有未來,如果失敗退役,中國“星際”的歷史也至此結束。
此後的日子裡,李培楠開始打更高級別的比賽,去韓國打GSL,也會打一些高水平比賽的國內分站,他逐漸變強,直到某一次終於擊敗自己的“苦主”iA,成為中國第一。
到後來,李培楠開始向一流選手邁進,他開始在世界頂尖水平的選手身上拿到小分,1比3輸給Dark、2比3輸給Serral,雖是失敗,但仍然能讓我們看到希望。
在這背後,除了他自己的付出,也有他人的努力。假賽風波過後半年,OM戰隊老闆捲款跑路,中國“星際”戰隊一支支地解散,聯賽吸引力下降,被迫改制,大批中生代選手退役。但也有人沒放棄,孫一峰決定“再瘋一次”,黃旭東說,“再陪你瘋一次”,於是有了“SCBOY青訓計劃”。
第二年,網易黃金聯賽改制,WTL世界“星際”聯賽成立,成為世界範圍僅有的《星際爭霸2》聯賽,這個聯賽幾乎拯救了中國“星際”,也讓包括李培楠在內的諸多中國選手足以挺過疫情的衝擊,在2023年還能保持“現役”身份,去爭奪最終的冠軍。
■ 春天的童話
我沒有期待著李培楠能拿一個冠軍回來,沒有人這麼想過,如果現在再問我一次,我依然不這麼想。
這是IEM卡托維茲,在暴雪嘉年華和WCS停辦之後,IEM卡托維茲成了“星際”世界的終極舞台,這裡是世界頂級選手的競技場,沒有人能拍著胸脯說,我一定能拿個冠軍回來。

他們都說,我要把我能做的事,做到最好。
如果你看過足夠多李培楠的比賽,你大概會熟悉某種失敗——小組賽前兩場表現不錯,接著急剎,連敗,但小組出線,8強面對某個韓國選手,2比3出局。
這大概是情況良好的時候,倘若狀態不佳,則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淘汰的引線。
在2月13日這場總決賽上,我甚至以為相同的劇本又要再次上演。小組賽先2比0勝Clem,接著1比2輸給Dark,2比0勝Cure,然後連續輸給Neeb和RagnaroK,以微弱的小分優勢出線。 8進4對德國人HeRoMaRinE,3比1,但半決賽要打意大利虫族Raynor,世界冠軍,幾乎是世界第一ZvT(虫族對人族),前兩局0比2落後——就這樣吧,已經足夠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如果他真的以0比3輸給Raynor,他依舊是總決賽8強,中國“星際”史上的明星。

但李培楠不這麼想。在我們已經熟悉的某種失敗背後,唯一一個沒被馴服的是他自己。
在這一路上,他並非沒有接近過崩潰,2018年,18歲的李培楠在國內的黃金職業聯賽上小組出局,賽后被噴到決定“休息一陣”。疫情初的兩年狀態奇差,又遭遇數次航班熔斷、簽證不過和比賽延遲,最終在2022年宣布“明年退役”。
去年IEM亞特蘭大站,李培楠千里迢迢跑去美國,小組賽0比2輸給波蘭虫族Elazer,接著又0比2輸給韓國人族Ryung,雙敗直接從小組出局,一把沒贏。
當他回到家,父親李學文永遠會跟他說,在我心裡你永遠是最好的選手。
從美國回來,李培楠開始針對卡托維茲進行練習,下午2點到4點健身,4點到凌晨4點練習“星際”,時間表精準而簡單。為了跟韓國和歐洲的頂尖選手對練,他需要保持這種古怪的作息。
跟頂級選手對練已經成了李培楠的日常,他不再需要在大巴車上給Maru讓座、請INnoVation吃飯來得到練習機會,如今,“星際老男孩”和網易一同組織的“星際”戰隊聯賽WTL聚集了世界各路頂級選手,李培楠8強的對手意大利虫族Reynor是他在俱樂部“KaiZi Gaming”的隊友。按照拼音,隊名的意思是“凱子”,就是掏錢的冤大頭,老闆張浩瀚並不在乎錢,他希望李培楠能打出來,讓中國“星際”站到世界最高的舞台上,這是他們這幫“星際老男孩”的夢想。

在舞台上,其他選手都配有“教練”,而李培楠總是孤獨一人,實際上,“教練”通常是相熟的朋友,比如跟Reynor一同上台的是荷蘭神族Harstem,李培楠也有朋友Coffee和Nice一起,他們也想上台跟李培楠說說話,都被他拒絕了。
從始至終,無論是低谷或高峰,李培楠從來不是孤獨的,在他的身後是他的隊友,甚至對手,是他的父親,以及中國“星際”的所有人。
這不只是李培楠的勝利,不只是中國“星際”選手的勝利——這勝利也屬於所有堅持過的,不管有沒有放棄的選手們;屬於無論大小,努力舉辦過比賽的主辦方;屬於時常虧著錢運營戰隊的投資人;屬於每個購買戰隊聯賽戰爭寶箱的水友;屬於所有曾經關心過這個行業的人們;屬於為這個殘陽中的項目歡呼過的人。
在暴雪結束中國業務的時候,我們失去了自己的服務器。恰恰也是在這個時刻,誕生了項目有史以來最具傳奇色彩的冠軍。我們不知道未來的方向,究竟有沒有下一個代理商,《星際爭霸2》又能不能艱難地維持著自己的生命氣息。但我總希望這個冠軍能改變一些東西。我不知道在那個無眠的夜晚,是否有人偷偷更改了自己的主意。就像切實發生在李培楠身上的改變一樣,當你用一把小錘子反复地敲擊某樣東西,你總會得到些什麼。
■ “我沒有遺憾了”
李培楠正在奮戰的夜晚,沒有轉播權的“星際老男孩”玩了一會《鵝鴨殺》,又打了一會《刀塔2》,但明顯不在狀態,隨後匆匆下播,說是“睡覺了”。等到奪冠,幾個人又開了直播,只有孫一峰沒來。他在微博說:“我不來了,讓我自己待著,此時此刻我想一個人回憶下曾經。”
“20(年)了李培楠完成了我少年時的夢想,這一刻來的太不容易了,感謝李培楠,感謝’星際爭霸’,我沒有遺憾了。”
身為那個年代真的奮戰在抗韓第一線的選手,我想,在那個瞬間,他終於可以放下了。

* 本文係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