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什麼樣?遊戲裡給出了這些答案……


當邁克·希梅沒在為汽車儀錶盤設計數字化功能時,他很可能正坐在自製的賽車模擬器裡。

希梅已經在通用汽車公司工作了30年,目前負責構建“數字駕駛艙”體驗,包括為車載顯示器開發軟件,以及為司機和乘客提供各種與觸摸屏互動的方式。作為一名玩家,希梅玩遊戲的時間甚至更長:他在街機和雅達利2600風行一時的那個年代長大,後來玩上了《iRacing》《神力科莎》等現代賽車模擬遊戲。

希梅認為,汽車和遊戲有著比人們想像中更多的共同點。 “遊戲就像虛擬和實體的混合體,汽車也一樣,兩者都有許多不同的顯示界面和功能。如果你坐進一輛汽車,發現可以使用方向盤來操作顯示屏裡的菜單,往往就會聯想到在某個遊戲裡也有類似的場景。”

《賽博朋克2077》中的駕駛艙細節,遊戲裡車輛類型很豐富

如今,整整幾代汽車工程師、設計師、產品規劃師、程序員和車企高管從小就玩電子遊戲,其中很多人成年以後仍然對遊戲充滿熱情。隨著汽車變得越來越複雜,他們希望通過一些遊戲的方式來優化用戶體驗,想方設法將VR和AR融入駕駛,同時藉鑑遊戲行業的技術,提升硬件和軟件性能。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滿足了年輕駕駛者們對未來汽車的更多需求。

玩家設計師

“在我們的團隊裡,每名成員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且從中積累了一些經驗。”通用汽車Ultifi軟件平台的創意設計師馬達琳·尤迪說。尤迪幾乎每天都會玩遊戲,《極限競速》《質量效應》《皇牌空戰》《賽博朋克2077》等作品都對她的工作產生了影響。 “平視顯示器(HUD)會是什麼樣的?玩家遊玩時感覺如何?有時候,我甚至會從相當古老的遊戲中獲得靈感。”

通用汽車早在七八年前就開始探索“虛擬駕駛艙”技術

在1月份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電子遊戲的影響力無處不在。比如,寶馬首次展出了“i Vision Dee”概念車,這是一款極簡主義的電動轎車,整塊擋風玻璃都使用增強現實顯示屏幕,並且允許駕駛者創建自己的虛擬頭像;索尼宣布將與本田合作進入汽車市場,推出一款將玩遊戲、看電影等車內娛樂功能作為主要賣點的電動車;英偉達也宣布,現代、極星和比亞迪的一系列未來車型,將會搭載其云遊戲服務——目前,許多汽車廠商已經在使用英偉達的駕駛軟件套件。

車載遊戲似乎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考慮到當電動車充電時,司機和乘客都需要娛樂。在CES展上,凱迪拉克演示了一款與微軟合作的、為電動車Lyriq EV開發的賽車遊戲,玩家可以使用汽車方向盤和踏板來游玩。特斯拉的動作顯然更快,去年12月,繼2019年推出Tesla Arcade後,這家電動車製造商在新款Model S和Model X車型中正式上線了Steam平台,允許乘客在停車時使用藍牙控制器暢玩數千款遊戲。

“總體而言,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一代人確實更能適應科技的影響。”汽車交易網站Edmunds的高管傑西卡·考德威爾說,“我認為在汽車行業,這個趨勢也將有所體現。”

延伸閱讀  我要成為影之實力者:希德表白第二公主,還成了對方男朋友

“i Vision Dee”的概念車中沒有任何屏幕或者實體按鍵,所有操作都依靠中控台上的“混合現實滑動條”來完成

電子遊戲與汽車的關係由來已久。上世紀70年代,雅達利街機遊戲《Space Race》、家用主機米羅華奧德賽(Magnavox Odyssey)上出現的《Wipeout》等等先驅標誌著賽車遊戲的誕生。如今,“極限競速”“GT賽車”和“馬力歐賽車”等系列遊戲已經風靡全球。許多真正的賽車手也喜歡玩遊戲,經常參加虛擬賽事,汽車廠商甚至會在遊戲裡宣傳新車。

很多現代汽車都擁有與電子遊戲類似的功能。近年來,從中低端汽車品牌到保時捷之類的豪車,許多注重性能的轎車都允許駕駛員測試產品的加速能力、最高車速等指標,並以數字化進行展示,給人的感覺簡直就像在玩《極限競速》。奔馳EQS也是個不錯的例子,這款電動車提供了一面寬56英寸的超級屏幕:3塊顯示屏分佈在整個儀錶盤上,其中包括一塊供乘客使用的屏幕。再如,凱迪拉克即將推出的電動轎車Celestiq EV也配備了55英寸的內置超大屏幕,而傳統的按鍵和開關數量則很少。

從遊戲中藉鑑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駕駛員應當如何操作各種關鍵功能,尤其是在車輛高速行駛時?

有人認為,提升操作的直觀性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汽車製造商可以藉鑑遊戲行業的一些設計方法。曾在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rgo AI擔任產品設計師的彼得·黃指出,遊戲的設計目的就是讓玩家快速學習,可以一直用眼睛盯著屏幕玩,而不需要經常思考怎樣用手柄操作。如果汽車製造商希望設計不分散司機注意力的功能,或試圖構建一套能確保司機在開車時始終集中註意力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那麼遊戲行業的很多做法都有借鑒價值。

奔馳EQS採用了英偉達Xavier AI芯片,其中包含了一顆8核的Carmel CPU以及加強版的Volta GPU顯示芯片

“設計應當以人為本,你得為用戶設計功能,而不是想當然地認為用戶應該做什麼。我經常與工程師交流,雖然他們未必都是用戶體驗專家,但在研究用戶如何與產品交互時,他們也會參考電子遊戲。”

希梅說,在視覺設計和交互體驗方面,遊戲行業值得汽車行業學習。 “我們的首席平面設計師每年都會去逛E3遊戲展。回到公司後,他會告訴我們遊戲行業有哪些最新趨勢。在隨後的幾年裡,這些趨勢可能會影響我們對車內顯示屏的設計。”

希梅舉例說,凱迪拉克銳歌、GMC Canyon和雪佛蘭庫羅德等幾款較新的通用旗下車型都配有一個顯示車輛模型的菜單屏幕,這個模型可以朝任意方向旋轉,當用戶點擊車身的不同區域時,就可以查看胎壓等各種細節。他透露,這項功能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極限競速》和其他賽車遊戲的車庫系統。

與此同時,一些遊戲開發工具已經成功跨界,在電影、電視劇製作和汽車設計等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例如,Epic Games的“虛幻”引擎就被用於開發與汽車相關的各種應用程序,包括設計工具、車載軟件等。在Epic旗下的《堡壘之夜》遊戲中,玩家也有機會駕駛許多不同品牌的汽車。

在《堡壘之夜》中讓玩家試駕法拉利296GTB是個絕妙的營銷方式

Epic“虛幻”引擎汽車和人機界面總監海科·溫澤爾表示,Epic的工具可以將數據轉化成高保真3D畫面和交互式視覺效果,這使它們在汽車設計、銷售和駕駛中變得越來越有用了。他舉例說,沃爾沃、福特、通用汽車和Rivian等汽車廠商都將“虛幻”引擎用於為司機提供實時運行、令人身臨其境的畫面。 “這能讓司機更容易理解重要信息,從而帶來更安全、更愉快的駕駛體驗。”

延伸閱讀  日本漫畫家當選議員,阿宅吐槽:別忘記誓言,不然可要小心刺客!

“我認為技術的轉移已經持續多年,現在很多汽車公司正在想方設法利用遊戲行業技術的潛力。”溫澤爾說,“從汽車行業採用遊戲製作工具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們仍處於借鑒的早期階段,不過這個趨勢的發展值得關注。”

汽車行業的分析師和車企高管們普遍認為,隨著90後和00後逐漸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要消費人群,他們會更加關注汽車的整體用戶體驗,而不再是馬力、機械功能等傳統指標。與父母一輩相比,這些年輕人不但對電動車更感興趣,同時還更加喜歡各種數字訂閱功能。

另外,汽車行業的許多從業者預計,遊戲技術和汽車技術將會進一步走向融合。希梅說,某些年輕車主常常將車載軟件的更新與遊戲的內容更新進行比較。溫澤爾提到,Epic等遊戲技術公司也期待著迎接新的時刻。 “在未來,隨著汽車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汽車將會變成人們娛樂和社交互動的下一代目的地。”

 

本文編譯自:washingtonpost.com

原文標題:《What will the future of cars be like? Video games may have the answer》

原作者:Patrick George

* 本文係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站觀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