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地馬拉叢林裡開始重製《網絡奇兵》


“沒錯,我們有《網絡奇兵》的版權,你想用它做什麼?製作一款續作嗎?”電話那頭的人問。

在電話中拋出問題的人不是來自遊戲發行商,而是為一家保險公司Star Insurance Company服務。更有意思的是,電話另一頭的聽眾不是肯·列文、沃倫·斯佩克特,或是之前供職於Looking Glass Studios和Irrational Games的著名遊戲設計師——他是叫做斯蒂芬·基克的“無名小卒”,是一名剛剛失業、正在危地馬拉度假的遊戲美工。

意外之喜

《網絡奇兵》,也就是《系統震盪》(System Shock),是傳奇的遊戲開發公司Looking Glass在1994年推出的科幻題材動作遊戲,以復雜的故事背景和開創性的玩法著稱,《生化奇兵》《殺出重圍》和《掠食》等後來的遊戲都是它的精神繼承者。 “網絡奇兵”系列沒有得到商業上的極大成功,1999年的《網絡奇兵2》之後很多年,系列沒有再推出續作,它的版權和商標也在開發、發行公司的變故中被不斷轉手。

基克給那家保險公司打通電話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2012年。基克在當時沒有任何商業背景,也不知道如何協商合同或授權費用,全部儲蓄不足5000美元。考慮到《網絡奇兵》和《網絡奇兵2》在遊戲界的巨大影響力,他似乎還不夠資格為這個系列開發後續作品。

“當時我在危地馬拉的叢林深處,不得不用衛星上網。”基克回憶說,“我也沒有為職業生涯的下一步做打算,想好做什麼。”他只是抱著碰運氣的心態,向那家保險公司提議重新發行《網絡奇兵2》,沒想到對方毫不猶豫就同意了。

“我開心極了,感覺簡直像做夢。對我來說,遠途旅行的目的是接觸新鮮事物,給大腦充電,也許還能從以前不了解的事物中找到靈感。突如其來的項目點燃了我的激情,想放手一搏,看看自己還能走多遠。”

基克家裡有高端電腦,但他總喜歡玩那些“老掉牙”的遊戲

基克和自己的親兄弟阿里克斯創辦了遊戲工作室Nightdive Studios,後來,這家公司以回收老舊經典遊戲版權而聞名。 Nightdive對初代《網絡奇兵》進行了全面重製,遊戲已經在今年5月底正式發售。從某種意義上講,“網絡奇兵”系列激勵基克創辦了Nightdive,不斷發展壯大,直到被雅達利公司收購。不過,危地馬拉叢林並不是這次創業之旅的起點。

基克與《網絡奇兵》的緣分始於2000年。在大雪紛飛的冬季,一個朋友向喜歡《半衰期》的基克推薦了《網絡奇兵2》,讓他把遊戲借回了家。

“那是個完美的夜晚,雖然天氣有點陰冷,但坐在電腦邊感覺很舒服。我被它迷住了,完全沉浸其中,一玩就是幾個小時。”基克習慣邊聽音樂邊玩遊戲。 “當反派SHODAN揭曉空間站裡曾發生過什麼時,我正好聽到工業搖滾樂隊Filter的一首歌……一個空靈的女聲講述為何人類是地球的癌症,歌曲和遊戲的意境完美契合。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刻。”

Nightdive目前發行了超過125款遊戲,大多是經典遊戲重新發行,也有代理髮行和重製項目

機緣巧合

延伸閱讀  最美的期盼,是你我共奏的和弦,讓我們一起來《孤獨搖滾》吧

大學畢業後,基克加入位於美國圣迭戈的索尼在線娛樂公司,擔任角色美術。基克在那裡認識了女友,後來兩人雙雙辭職,一起前往中美洲旅行。 “我們把所有東西都放進車裡,開車越過邊境,進入墨西哥城市蒂華納,連續有10個月都在路上。”出發前,基克在筆記本里安裝了很多老遊戲,《猴島的詛咒》《極速天龍》《輻射》等等。在危地馬拉的一個雨天,他啟動了《網絡奇兵2》。

“系統總是報錯,嘗試了所有辦法都不起作用,根本無法讓遊戲正常運行。”基克回憶說,“所以我去了GOG.com,以為能在那裡找到《網絡奇兵2》。GOG喜歡重新發行老遊戲,那上面怎麼可能沒有呢?它可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遊戲之一。”

但是,真的沒有。基克很快想到了另一個問題,“網絡奇兵”的版權去哪了?為什麼GOG不能發布《網絡奇兵2》?基克在網絡上找不到答案,他為此去網絡檔案館Wayback Machine中搜尋,最終找到了Looking Glass關閉時媒體發布的文章。 “在G4TV網站的一篇報導中,作者賈瑞德·紐曼提到,Looking Glass的所有版權都被瓜分了,其中’網絡奇兵’流向了一家保險公司,但商標屬於EA。”

於是,基克找到那家保險公司,然後向網站上的聯繫人郵箱發了封郵件。一天后,對方的法律總顧問與他取得聯繫,詢問他想不想製作《網絡奇兵3》。

基克更想重製《網絡奇兵》初代,2016年,他靠眾籌籌集到了135萬美元資金

巧合的是,大約同一時間,EA所持有的《網絡奇兵》商標失效,隨後被那家保險公司搶注。從法律上講,要想保護那個商標不再失效,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它再次製作遊戲。 “Star Insurance Company擁有所有拼圖,想用’網絡奇兵’來做點什麼,卻不知道該怎麼做,因為它是一家保險公司。”

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在遊戲行業,當時的基克只是無名小卒,人們很難想像他能有機會拿到’網絡奇兵’的授權。 “就連GOG也不相信我,甚至在郵件裡斥責我滿口胡言,因為他們也很想簽約這款遊戲,為之努力了很多年。他們完全想不通,為什麼這孩子能行?他們問了我一堆問題,比如家里人有誰在那家保險公司上班?”

最後,Nightdive和GOG達成合作,共同促成了《網絡奇兵2》補丁的製作,能夠在新世代PC系統上運行的《網絡奇兵2》於2013年2月在GOG上線。

《網絡奇兵2》重新發布後,肯·列文的經紀人得到了基克的聯繫方式,突然打電話詢問他的真實身份。 “感覺就像一場審訊,當時我就想:’天啊,這究竟是怎麼了?’”

發掘經典

基克經常研究GOG商店的社區願望單,尋找深受玩家喜愛,但還沒被改編為數字版的老遊戲。對某些數字版由GOG獨占的經典作品,基克也會嘗試聯繫版權所有方,提議將它們帶到Steam平台。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拿到了《第七訪客》(The 7th Guest)和《第十一小時》(The 11th Hour)的改編權。我們還與作家哈蘭·埃利森達成合作,為《無聲狂嘯》(I Have No Mouth, and I Must Scream)製作現代版本。由於這些遊戲的版權仍然屬於個人,談合作就容易得多。”

延伸閱讀  站在巨人肩上:《007:黃金眼》的精神續作和旁係後代

《無聲狂嘯》實體版曾經被炒出高價,現在只需6美元就能獲得一份電子重製版

隨著時間推移,Nightdive的業務能力得到廣泛認可,並開始與主流發行商合作,將《恐龍獵人》和《毀滅戰士64》等遊戲帶到現代平台。與此同時,這家工作室始終與“網絡奇兵”系列保持著密切聯繫,2015年,Nightdive決定為1994年問世的初代《網絡奇兵》製作高清重製版。

“我們沒有對原作進行大幅改動,玩家不會覺得變化有多大。”基克表示,“例如,我們希望保留迷宮般的關卡設計,但也將《網絡奇兵2》《生化奇兵》的背包管理和交互性加入了這個新的重製版本里。”

在《網絡奇兵》重製版中,Nightdive沒有打亂原作戰役的敘事結構,只是重寫了一些台詞,目的是增進角色間的彼此情感聯繫。另外,開發團隊還保留了原作中的射擊模式,又為玩家提供可選擇的彈藥類型,鼓勵針對不同敵人選擇合適的武器。 “由於背包空間有限,得確保玩家在遊戲中有很多機會進行嘗試,並找出最佳組合。玩家知道他們只能攜帶一定數量的彈藥和武器,所以會用心思考自己的選擇。”

《網絡奇兵》原版中的Computer Node畫面

相同場景在重製版中是這樣的

Nightdive還保留了初代《網絡奇兵》極具前瞻性的難度選項。遊戲中,玩家不僅可以調整戰鬥和謎題難度,甚至能根據自己的偏好改變故事的複雜性。 “如果一款遊戲允許玩家在遊玩前改變諸多元素,那麼它就會更容易被人接受。”但基克強調,與某些現代3A遊戲不同,《網絡奇兵》重製版仍然要求玩家在遊玩時多動腦子。 “如果想獲得原汁原味的《網絡奇兵》體驗,就必須聽音頻日誌,甚至很可能需要找一張紙來記錄門的密碼。”

《網絡奇兵》重製版經歷7年的曲折製作,已經在5月30日正式上市。

基克承認,《網絡奇兵》重製版是個成本高、難度大的項目,其成敗將決定Nightdive今後是否還會開發同等規模的重製遊戲——就像11年前那樣,“網絡奇兵”又一次影響著基克的未來。但無論如何,Nightdive的核心理念始終不變。 “我希望鼓勵人們製作那些從過去獲得靈感的遊戲。我們盡我們所能去達成目標。要想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保存和展示那些老遊戲,讓玩家能夠一直玩到它們。”

關於“網絡奇兵”系列,你還可以閱讀:

為什麼《網絡奇兵》的影響力依然能持續到今天?

20年前,《網絡奇兵2》從他們手中誕生

數次跳票的《網絡奇兵:重製版》現在做得怎麼樣了?

 

本文編譯自:rockpapershotgun.com

原文標題:《How System Shock 2 made Stephen Kick and Nightdive Studios》

原作者:Jeremy Peel

* 本文係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站觀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