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有身體對抗,為什麼許多電競選手卻因傷退役?


去年1月,“使命召喚”聯賽頂級電競選手托馬斯·帕帕拉托(ZooMaa)公佈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這名25歲的選手宣布他即將退役。

“有段時間我的拇指幾乎無法活動。”帕帕拉託在接受采訪時回憶。 2016年,他的一根拇指肌腱上長了個神經節囊腫,需要接受手術。 “這導致我職業生涯的整個後半段都在苦苦掙扎。每當長時間玩遊戲後就總感到關節受損嚴重,很難承受高強度訓練和比賽。”

在電競行業,帕帕拉託的遭遇並不少見。許多著名電競選手,例如前《英雄聯盟》選手Hai Lam、劉偉健(Toyz)和《Dota 2》選手克林頓·盧米斯(Fear)等都是由於腕傷或手傷在二十幾歲時退役的,現役職業選手也經常因為疼痛和傷病而缺席比賽。

電競就像任何體育活動一樣,在與傷病的幽靈賽跑。

現實傷痛

如果你不了解電競,可能會覺得這很奇怪。湯姆·布拉迪能夠在43歲的高齡上贏得NFL超級碗冠軍,某些電競選手年紀輕輕,為什麼會參加這種看似只需要久坐的活動卻感到無比艱難?德國科隆體育大學的助理研究員查克·托爾表示,這種觀念與現實相去甚遠。

“電競也許看上去不像傳統體育項目那樣強調身體對抗,但職業選手需要進行大量微操,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這項運動仍然可能會對他們的身體造成巨大傷害。”

托馬斯·帕帕拉托因手關節受損而退役,這種事恐怕只會出現在電競領域

托爾說,職業電競選手平均每分鐘會執行多達400次動作,點鼠標、敲鍵盤,這會對他們的手指、腕部、頸部、背部和小臂帶來不小的負荷。隨著時間推移,這可能導致肌肉無力、肌腱病症、神經壓迫和腰痛等各種問題。

在傳統體育項目中,運動員所遭遇的傷病往往更明顯,例如肩部脫臼、腳踝扭傷或十字韌帶撕裂。相比之下,電競選手的傷病屬於緩慢發展的慢性病,很難及時發現,發現後又往往難以根治。因此,電競選手經常帶傷打比賽,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將導致他們身上現有的傷病變得更嚴重。

“它可能不會每天都發作,但長遠來看,會影響你的肌肉、骨骼,造成大問題。”托爾說,大部分頂尖電競選手未滿30歲就會退役,而籃球、足球等傳統體育項目中的許多傑出運動員在30多歲時仍然能延續高水平。雖然電競選手因為反應力下降,往往比其他體育項目退役更早,但傷病又進一步縮短了他們的職業生涯。

某些知名電競組織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來減輕電競選手所承受的傷害,從而延長他們的職業生涯。今年1月份,西雅圖電競組織Evil Geniuses聘請林德賽·米格羅爾擔任選手能力總監(Director of Player Performance)。這是Evil Geniuses設立的一個全新職位。 “我們失去了許多剛剛20歲出頭的選手,這些選手身上的很多傷病原本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她說。

延伸閱讀  男主轉生異世界變成蘋果,被金發小蘿莉撿到,滾來滾去幫其開無雙

米格羅爾在團隊內相當於擔任隊醫的角色

米格羅爾解釋說,持續玩遊戲的壓力可能會對玩家肌腱造成結構性的損傷。為了增強電競選手的肌腱力量,米格羅爾建議選手們鍛煉身體、做拉伸運動、改善玩遊戲的姿勢,以及在訓練間隙經常休息。另外,她鼓勵電競選手保證充足的睡眠,並在比賽前花時間做熱身運動。

簡而言之,她希望電競選手學習傳統體育運動員的常規訓練流程。 “湯姆·布拉迪不可能在開球前半小時才現身,然後直接開始打比賽。”

除了治療個別病例之外,米格羅爾還有一項長期計劃,那就是在遊戲玩家、公眾,甚至更廣泛的醫學界普及電競醫學,並推動這個醫學門類合法化。 “在2018年的一次醫學會議上,我在一個擠滿數千人的大廳裡發表關於電競醫學的演講。當告訴聽眾我打算講些什麼時,一半人開始大笑。”她回憶說,“玩家經常去兒科醫生和初級保健醫生那裡接受治療,醫生需要了解這些有關電競職業損傷的信息,但他們並沒有認真對待。”

帕帕拉託也有同感。在剛感覺拇指不適那會兒,他曾向醫生尋求幫助,但有幾位醫生覺得他過慮了。 “他們告訴我,我的拇指沒有任何問題,不要胡思亂想。當我說我是以玩電子遊戲為生時,他們也沒當回事兒……大部分醫生完全不了解遊戲。”

電競選手腕部周圍的肌肉極易受到損傷

應對傷病

馬特·吳是一位電競醫療專家,曾為Counter Logic Gaming、Immortals等職業戰隊的選手提供治療。他認為,在電競行業的發展中,提高公眾對選手傷病的認識至關重要。為此,他經常製作信息圖表和視頻發佈出去,目的是引起人們對遊戲傷害的普遍性和嚴重程度的關注。

“我們需要花時間來教育電競選手,幫助他們了解預防的措施。這意味著從根本上做出改變,當玩家剛剛進入電競領域時,就得讓他們意識到預防傷病有多麼重要。”

許多電競選手承認,傷病是職業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他們正在學習如何適當地應對傷病。在這個過程中,電競機構和醫生會為他們提供幫助。

22歲的菲利普·拉夫拉莫是Evil Geniuses戰隊的一名《英雄聯盟》選手,他在職業生涯中經歷過手腕、頸部和背部疼痛,經常擔心自己會因為受傷而早早退役。不過,米格羅爾等專業人士的支持改變了拉夫拉莫對職業電競的看法。 “十六七歲的時候,我總是盡可能長時間地玩遊戲,但現在我會問自己:這些額外的比賽有用嗎?會不會弊大於利,導致我的職業生涯中斷一年?”

延伸閱讀  《龍與地下城》對遊戲行業的影響有多大?

嚴重的腕管綜合徵需要進行手術,後遺症可能會跟隨一輩子

任何年齡段的職業電競選手都有可能受傷。 8個月前,年僅16歲的《火箭聯盟》選手阿奇·皮克霍爾開始遭受嚴重的腕部疼痛。 “我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幾乎無法做任何事,因為手腕實在太疼了。我甚至想過自己會不會比預想中更早退役。”

當皮克霍爾剛開始感到手腕疼時,他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不過目前,他正等著接受專業手傷專家的診療。皮克霍爾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拉伸身體和熱身運動對他很有幫助,讓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皮克霍爾效力的戰隊Semper Esports沒有全職醫生,但隨著電競選手受傷的問題受到更多關注,他希望所有戰隊都能夠配備隊醫。

“我覺得沒有多少電競選手會經常拉伸身體,但這非常重要。”皮克霍爾說,“隊醫也很重要,因為他們知道怎樣讓選手做好準備,避免大部分傷病。”

如今,帕帕拉托是遊戲品牌FaZe Clan旗下的一名內容創作者和主播。雖然他仍然對退役感到心碎,但也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夠警示下一代電競選手,讓他們從中吸取教訓。

“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電競選手的生活方式,了解他們在身體上需要應對哪些挑戰……這一代選手正在學習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

馬特·吳和米格羅爾等醫學專家認為,假以時日,某些電競選手將能夠在三四十歲時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未來的某一天,電競界或許也會出現像湯姆·布拉迪和羅布·格隆考斯基那樣的橄欖球明星搭檔。”米格羅爾說,“這將改變電子競技的面貌,但我們首先要從更關注選手們的健康做起。”

 

本文編譯自:washingtonpost.com

原文標題:《Aching wrists, early retirement and the surprising physical toll of esports》

原作者:Gregory Leporati

* 本文係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站觀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