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立委提案調降汽車關稅,根據經濟部評估報告,小客車的關稅稅率若由17.5%降至0%,將衝擊國內車輛產業,也會影響國際車廠在台生產意願,自行單方面調降關稅,將造成「消費者未蒙其利,但產業先受其害」,建議不調降關稅。
為提升汽車產業競爭力,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表示,持續協助產業升級轉型,單方面全面調降小客車關稅一事仍應與產業深度溝通後評估其可行性與必要性,並在確保降稅後消費者購買價格確實調降,且完善相關產業配套措施,以兼顧消費者福利和產業發展。
為讓更多民眾買得起進口車,也有利台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等17人提案修正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修正草案,將小客車的關稅稅率由17.5%降至0%。
根據經濟部提交立法院的「小客車進口關稅稅率調降稅式支出評估報告」,調降小客車關稅至0%,將衝擊國內車輛產業,建議不調降關稅,主因包括進口小客車已在侵蝕國產小客車市占,關稅調降將加劇衝擊程度,而且調降關稅影響國際母廠在台生產意願,並衝擊台灣車輛產業。
經濟部指出,由於台灣生產經濟規模不足,國產小客車的平均生產成本較進口小客車高,更因關稅是外系車廠在台灣設立生產據點的關鍵考量因素,若關稅門檻降低,將使外系車廠在台設置據點的必要性減弱,促使外系車廠於布局調整時,可能停止在台生產業務,轉由其他海外生產基地出口至台灣。
對稅收影響方面,調降小客車關稅將因對國內車輛產業造成直接衝擊,產生稅收淨損失約新台幣523億至600億元,且目前尚無可行的替代財源及籌措方式。另須注意的是,報告的稅收變化僅就台灣調降小客車關稅對於國產小客車的直接衝擊進行評估,未納入減少國產小客車生產對上游產業的連帶影響,因此仍有低估傾向。
經濟部表示,進口小客車的市場定價策略,最終仍回歸到車廠品牌力、經銷與售後服務能力決定,關稅成本變化對售價的影響力恐將有限,且在價格僵固性下,關稅調降,廠商更可能將原關稅成本轉入短期折扣活動或行銷費用,以提升其市占率,而非貿然調降售價。
依車輛公會預估,若國產小客車關稅自行由17.5%調降至0%,在進口小客車銷售逐年成長狀況下,國產車廠將因銷售減少影響營收而減少或停止在台投資開發新車型,連帶減少相關零組件採用及智慧汽車電子產品使用,國產汽車電子產品亦將無搭載平台可應用。當國產車銷售量下滑,國產車廠在無利可圖之下,將造成國產車廠關閉連帶造成零組件廠撤離,並影響847.74億元產值及8.26萬相關從業人員生計。
經濟部表示,自行單方面調降關稅,將造成「消費者未蒙其利,但產業先受其害」局面,合宜的關稅稅率可誘引國際母廠在台生產,促進台灣汽車產業升級,台灣車輛產業正值油轉電的關鍵時刻,正需政府大力協助與輔導,若於此刻將關稅調降至0%,對於產業無疑是嚴重打擊。
配合進入WTO降稅,台灣小客車關稅已較世界前10大汽車生產國低,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泰國、緬甸、印尼、越南、東埔寨、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經濟部表示,台灣已於2021年9月提出申請加入CPTPP,若CPTPP成員國在英國入會後順利成立台灣入會工作小組,台灣終須針對車輛產業進行較大幅度的降稅承諾,而車輛產業目前的關稅相對較高,建議保留關稅調整彈性,作為台灣與成員國之間的重要談判籌碼。
原文轉載來自: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