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籃球名人堂的大衛·羅賓遜是籃球歷史上最偉大的中鋒之一,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的50週年和75週年紀念隊中都有一席之地。不過,這並沒有改變隊友們取笑他玩電子遊戲的習慣。
羅賓遜在聖安東尼奧馬刺隊時的隊友馬利克·羅斯回憶說,當比賽或訓練結束後,羅賓遜就會迫不及待地打開筆記本電腦。 “大衛特別喜歡玩遊戲,其實私底下大家都想參與其中。”
1998/1999賽季NBA奪冠后,有人在他們的飛機上拍了張照片,清晰地展示了羅賓遜、羅斯、蒂姆·鄧肯和肖恩·埃利奧特正在用筆記本玩《星際爭霸》,總冠軍獎杯就在照片的右下角。
在社交媒體上,那張照片曾無數次被瘋狂轉載,很多人對一支NBA球隊在奪冠后玩電子遊戲感到驚訝。作為對比,前一個賽季的NBA總冠軍,由邁克爾·喬丹領銜的芝加哥公牛隊曾登上《體育畫報》的封面,那時喬丹和隊友們正在飛機過道的地板上打牌。

1973年,當紐約尼克斯隊NBA奪冠之後,球員們也是在飛回紐約的路上打牌。大部分NBA專機的照片會展現球員們聽音樂、吃東西、看書之類的放鬆狀態。但1999年,這幾名馬刺球員玩遊戲的場面更像是一場局域網聚會。
“我習慣了在飛機上娛樂,比如玩些骰子遊戲、打牌等等,所以當我加入馬刺後,感覺就像進了教堂。”職業生涯3次贏得NBA冠軍、在1998/1999賽季與馬刺簽約的馬里奧·埃利說。按照埃利的說法,他為那支馬刺隊帶來了一些“臟”東西。 “他們都很溫和,遇到任何人都會握手,這讓我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
羅斯於1997年加入馬刺,在那之前他就喜歡玩橄欖球題材的電子遊戲,還喜歡《塞爾達傳說》和《暗黑破壞神》。不過他也透露,在馬刺時,是老將埃利奧特讓他和鄧肯迷上了《星際爭霸》。 “那時我倆還年輕,看到他和羅賓遜一起玩《星際爭霸》,我就加入了。”如今,羅斯正擔任NBA發展聯盟籃球運營負責人。
《星際爭霸》的初代作品自1998年發售後廣受玩家好評,後來還催生了幾部資料片和一款熱門續作。遊戲中玩家可以操控3個種族在遙遠的星系裡戰鬥,爭奪霸權。遊戲提供有劇情戰役,還包含了幾種不同的多人玩法,例如奪旗模式、死亡競賽和混戰模式等。

與公牛隊球星喬丹和皮蓬酷愛打牌不同,馬刺隊的核心球員更喜歡聚在一起玩《星際爭霸》。羅斯認為,這種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支球隊的不同文化。 《星際爭霸》甚至可能對馬刺隊有一些額外幫助。羅斯說,通過和3名隊友聯機玩遊戲,他們在場上的表現都得到了提升。 “只要你們經常花時間待在一起,肯定會更加喜歡彼此,關係變得更親近。”
與公牛隊玩牌相比,馬刺隊的《星際爭霸》比賽沒有那麼激烈,幾名球員也從來不會賭錢。因為他們用的電腦設備,幾個玩《星際爭霸》的球員被戲稱為“IBM幫”。 “IBM幫”非常認真地對待電子遊戲,尤其是當他們開始更頻繁地聯機時。羅斯透露,每當比賽結束後,球員們都會迅速跑回大巴,拿起筆記本重返戰場。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開始在酒店裡玩……只要不在球場上打比賽,我們就會聚在一起玩遊戲。”羅斯說。
“羅賓遜總是盯著他的電腦。”另一名前馬刺球員安德魯·蓋茨說,“我不明白,也不感興趣,但有點羨慕。”埃利也不怎麼玩遊戲,不過在他的記憶中,“IBM幫”經常那麼做。 “只要我們前往客場打比賽,那些傢伙就會玩遊戲。他們4個一直在玩……這或許是一種緩解緊張情緒的方式,畢竟籃球比賽真的很激烈。”

埃利認為,在職業素養和領導力方面,那支馬刺隊和橄欖球隊新英格蘭愛國者非常相像。 “它們都屬於有點書呆子氣的隊伍。我覺得馬刺主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就像愛國者隊的教練比爾·貝利奇克,只不過性格更溫和,你永遠不用擔心球員們晚上會到處亂逛。”
蓋茨也有同感。 “那支球隊不會做任何影響專注度的事。”
1999年NBA總決賽第五場,馬刺在紐約擊敗尼克斯,以4比1的總比分奪冠。奪冠后,羅斯和隊友們一起慶祝、開派對,但在飛回聖安東尼奧的專機上,由於無事可做,球員們又拿出筆記本電腦開始玩遊戲。
有趣的是,據羅斯回憶,在那張有名的照片拍攝後不久,“海軍上將”羅賓遜已經忘了他當時玩的是哪款遊戲。 “大衛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我感覺他甚至知道怎樣造飛機。不過我們經常打趣說,他太容易忘事了……後來他還問過我:’我們在玩什麼遊戲?’”
羅斯還說,羅賓遜在飛機上突然告訴大家,他可能會拿到一筆奪冠獎金。 “大衛說,如果獎金到手,他會給我們每個人都買一塊勞力士手錶,他在第二週就兌現了承諾。”
2005年,羅斯被交易到紐約尼克斯,不過他還是會繼續和前馬刺隊友一起玩《星際爭霸》。後來,他們又開始玩《魔獸爭霸》和《英雄聯盟》,經常聯網玩好幾個小時。
1999年的那支馬刺隊,羅賓遜和鄧肯是當之無愧的核心球員,但如果將玩《星際爭霸》的水平作為評價標準,他倆甚至連隊內MVP都算不上。
“老實說,肖恩是當時我們隊里水平最高的玩家。”羅斯揭曉了答案。
本文編譯自:washingtonpost.com
原文標題:《The Spurs, ‘StarCraft’ and its link to the 1999 NBA title》
原作者:Noah Smith
* 本文係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站觀點。